红旗渠精神丨红旗渠为什么能激励全中国 天天快报

“天旱把雨盼,雨大冲一片,卷走黄沙土,留下石头蛋。”

于是,一渠绕群山,精神动天下。

1960年,河南林县(现在的林州市)人民怀揣“誓把河山重安排”的激情和“引漳入林”的梦想,在太行山上劈山凿崖、移山填谷,用十年时间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。世人赞誉红旗渠为“人工天河”“水长城”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,红旗渠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。


【资料图】

红,是贯穿红旗渠的主色调,是凝聚人心的红,也是热血灌溉的红。

如果想要了解红旗渠的来龙去脉,就要先从红旗渠纪念馆开始。

这是一座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历史的专题纪念馆,也是一座集收藏、研究、展示、传承红旗渠精神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。

在这里,那些关于林州的往事,让人耿耿于怀。

晋冀豫三省相接的省界线在河南境内形成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角,这个角的一条边是漳河的河道,另一条边是太行山的绝壁,两边框住的地方就是林州。

山岭环绕之下,林州以一块小小的盆地接纳了择居于此、繁衍生息的人们。但并非所有的盆地都是膏腴之壤,在这个地方,干旱的印记更为蚀骨铭心。

1960年2月11日,37000多人走进了太行山,他们不是专业工人,而是来自林县不同村镇的农民,父子相随,夫妻相伴,很多年轻人告别父母,背上棉被就独自上路。

此刻,他们的身后没有荣光闪耀,只有一个沉重的嘱托:“一定要把水带回来!”

备受期望又饱受争议的“引漳入林”工程,终于拉开了序幕。

施工难度最大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,说难,是因为必须在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一个六百多米的隧洞,漳河水才能最终进入林县。

而这六百米,是血肉之躯与石英砂岩的对抗。

于是修渠民工就决定在这里放老炮,就有了在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开半架山的故事。

而红旗渠景区里“老炮眼”景点的名字就由此而来。

青年洞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典故的,1960年11月,红旗渠接到指令,因自然灾害和经济原因暂停施工。可修渠的人们不愿意轻易停下,一支由三百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还是悄悄地来到山崖前。

八个月后,在这群年轻人背水一战的咬牙坚持下,隧洞顺利凿通。这是一个全部由青年人攻克的难关,青年洞也因此得名。

这群青年遇见的时代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,但时代有幸,遇见这样的他们。

青年洞也成为红旗渠水工修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,更是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的实景体验场所。

1965年4月5日,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;1966年4月,一、二、三干渠同时竣工;1969年7月,所有干、支、斗渠配套工程全部完成。

当闸门开启,漳河水滚滚而来时,无数人站在渠边嚎啕大哭。

至此,56.7万人口、37万头牲畜和54万亩耕地,将彻底告别干旱缺水的历史。

太行山修渠人的故事不仅鼓舞着中国人奋发图强,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。

1974年,新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大会播放影片,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纪录片《红旗渠》,此后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红旗渠都是外国政要访华时的热门之选。

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,这是红旗渠留给世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。

现在的红旗渠,自然风光奇险秀丽、人文景观底蕴丰富,是人文与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。

俗话说,“看山游水,四时不同”。

一条蓝色飘带穿过色彩斑斓的太行山。

四季轮换,山与林色彩的碰撞,起伏绵延八百里,一切都美得恰到好处。

红旗渠总干渠的三条分干渠,依山远行,深入林州腹地,润泽着林州54万良田。

闸房上空高擎郭沫若“红旗渠”三个大字,是红旗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
红旗渠的步云桥横跨两山之间,举步惊鸿。扶栏穿行,天地悠悠,山风浩荡。

人行其上,一如平步青云之间,胸臆中顿生感慨万千。

如今的红旗渠,每一处每一帧画面都是“限定”款。

有颜、有内涵,且独一无二。

红旗渠是一个人工奇迹,也是一种精神信念。

在红旗渠,聆听上一段修渠故事,用脚步丈量下“人工天河”,再用非凡勇气登顶太行。

这样的“敢拼”人生,你不想来一场吗?

监 审丨王立国

审 核丨丁 来

校 对丨肖 洋

编 辑丨陈 璐

来 源丨大象新闻

邮 箱丨hnswlt2023@163.com

备 注丨本公众号内容文章旨在宣传推广河南省文化和旅游,并涵盖中国文旅新媒体推广联合体相关内容。原创内容,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;内容部分文字、图片、视频源自素材提供者或网络,版权归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或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或以其他共识方式妥善处置。